第87章第八十七章教子教夫
孟青、杜黎带着望舟在朱雀大街站到正午,等到封禅队伍里抬送货物的仆役都走光了,也没看见杜悯的人影,人实在太多了,他们眼睛都看花了。
“走了,回去。”杜黎嗓音发干,他这半天出的汗打湿了里衣又捂干了,这会儿极度缺水。
孟青牵上望舟,跟着杜黎一起沿着朱雀大街又往回走。长安城寸土寸金,可这朱雀大街绵延上千丈,比长江的河面还宽阔,堪比千金。以往这条街只准官员行走,这会儿没了管控,路两侧的百姓都走了上去,孟青也踩了上去,她蹲下身摸摸灰青色的砖,望舟也学她的样子蹲下去摸地上的砖。
杜黎站在一旁看着这母子俩。
孟青站起身,她展开双臂转一圈,激动地欢呼:“我在大唐,这儿是长安,我站在大唐的朱雀大街上。”
杜黎:“……又不是头一天来长安。”
孟青拽住他,“这是我的丈夫,他是唐朝苏州人士。”
杜黎:“……”
“这是我的儿子,他也是唐朝苏州人士,是我生的。”孟青又牵住望舟的手。
杜黎奇怪地盯着她,“你在跟谁说话?”
孟青没理,她在朱雀大街上跑起来,望舟欢呼着去追,杜黎顾不上多想,他忙跟上去。
孟青在朱雀大街上溜达小半个时辰,在杜黎渴死之前,她跟他离开了。
三人去东市的食肆吃午饭,食肆里的食客都在谈论今日的封禅队伍,以及出现在队伍里的纸扎明器。
“圣人都点头允许纸扎的三牲出现在封禅大典上,看来这东西以后要在长安盛行了……”
“……我看中佛偈纸扎了,我家老太太信佛,我要是给她置办几抬,风不风光先不说,她肯定是高兴的。”
“对对对,我也看中佛偈纸扎了……”
孟青跟杜黎对视一眼,二人面露难色,做佛偈纸扎难度可不小,经不得一点疏忽,不仅考验裱纸的技术,对抄写佛经的人也是一个挑战。
三人把点的饭菜吃完,一家三口这才结账离开,走在路上,杜黎说:“要是有人指定要佛偈纸扎明器,让他们自己去抄写佛经,能把佛经拿来,我们再接手这单生意。”
孟青点头,“我也是这样想的,反正我们不包揽抄写佛经的事。不过这也能衍生一门生意,借住在佛寺里的穷学子可以靠抄写佛经赚钱,钱赚到了,字也练了。可惜老三走了,他要是在家,可以让他去大慈恩寺给书生介绍生意,从而结交人脉。”
“他不可能耗费心思去做这事,让他向上结交人脉,不用你催,他自己会巴巴地跑去,不吃饭不睡觉都行。那些前程不如他的穷学子,他才不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结交,不但不结交,还要离得远远的,生怕别人会托他办事或是沾了他的光。”杜黎一言断定。
孟青仔细一想,这还真是杜悯能做出来的事。
“还是你了解他。”她
端手上慢慢地吹。
“这么多人,只收五十个学徒是不是有点少?没被选中的人不会来找麻烦吧?()”屧???
“??虎?鑎????虎?羕襛皘?彎???鑎???沚非塛???()_[()]?『来[]*看最新章节*完整章节』()”孟青说。
“这五十个人明年出师去开铺子,后年做满三年期的四十个学徒晚一年出去,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。”杜黎说。
“放心吧,会有出路的。”孟青一点都不担心。
杜黎一听就知道她又有其他谋算,他沉默地想一会儿,想不出来,等做好饭吃完饭,他还是没有思绪。
看来他还是替代不了老三,杜黎放弃了询问的想法,就算孟青说了,他也出不了主意,索性就不问了。
“望舟,鹅蛋捡了吗?”杜黎在灶房问。
“捡了,今天有三颗蛋。”望舟说。
“跟你爹和好了?你道歉了?”孟青随口问。
望舟脸一红,他吭哧着问:“还要道歉?”
“不需要道歉吗?你爹都认错了,你不认错?还是认为你没错?”孟青看向他。
望舟抿着嘴不吭声。
“看来不认为你错了。”孟青说。
“我哪错了?”望舟不服,“我就是不喜欢我爹那样说,我不喜欢!”
“为什么要听你的?你不喜欢他就不能说了?他也说了,他不喜欢你那样跟他说话,你听了吗?”孟青冷漠地问,“你不喜欢他就不能说?凭什么?你是他儿子他就该让着你?”
望舟眼含泪花,他瘪着嘴不吭声。
“今天你爹是不是在跟我说话?他有跟你说吗?你插什么话?你去东市看人吵架,你敢跟人家说你不喜欢让他们别吵吗?”孟青继续问。
望舟抹掉眼泪,他据理力争:“不一样,他们跟我又没关系,我爹说的是我三叔。”
孟青暗赞一声,这小子不糊涂。
“你不讲理。”望舟嚷嚷。
“嚷嚷什么?我跟你嚷了吗?”孟青平静地压下他的情绪,“杜悯是你三叔,是不是杜黎的三弟?你跟杜悯才认识几年,他跟杜悯又认识多少年?他不能针对杜悯发表自己的意见吗?你觉得你三叔特别好,他就不能觉得他三弟有一点坏?你能有自己的喜恶,他就不能有?”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