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悯不敢开口,他自己都觉得悬。
“就当你能任下州刺史,可下州地处偏远,偏远之地民风彪悍,你一个外地人语言不通,想干下一番政绩可不容易,去了再想回来可就难了。”孟青劝诱,“我听说怀州旱情严重,黄河淤积也严重,想来你顾虑这个烂摊子难收拾,难出政绩,可这个烂摊子也有利好你的一面。黄河淤积是多年的难题,在你之前的官吏都无能为力,你解决不了也有情可原,属于是无功无过。可一旦做出改善,哪怕只有一点,你就有功劳。”
杜悯若有所思地点头。
“还有一点,你是长史,上面还有别驾和刺史,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,砸不到你。”孟青说,“最后一点,怀州离洛阳近,离长安也不远,往远一点说就是在皇城根下,你的所作所为容易被上面的人看见。比如这次,如果没有我的介入,你入了巡抚使的眼,提前两年升迁,何尝不是个好事。”
“可我还是不甘心,按照我的计划,明年堤防竣工,你再献策向郑尚书卖个好,他当上了宰相,我在礼部当个五品郎中还是可行的。”杜悯抱头,“从礼部回到地方,最低也能混到一个从四品的官,而且人脉也有了。”
“你想的倒是顺利,上面没人腾位置,你往哪儿升?地方上没人腾位置,你就在礼部熬吧。”尹采薇戳破他的幻想,“你当四品官五品官是黄河里的鱼,撒网就有收获?我爹今年是当洛阳明府的第六年,他自己都说不清什么时候能升走,不提升迁了,他如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,别升不了还被贬了。”
孟青点头,“采薇说的对。”
“二嫂,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的谋划?”尹采薇趁机问。
孟青看杜悯一眼,看他没有阻拦,说:“我打算到了年底,把二十多个义塾的盈利归拢到一起送往长安,估计能有个一二十万贯,这还只是二十多个州,若是三百多个州都兴建义塾,四五年内盈利千万贯不是难事。我力有不逮,没这么多的人可用,也辖制不了这么多的人,但朝廷可以。我也是受尹长史启发,想要向礼部和吏部献计,让各个州县还未授官的进士负责在当地修建义塾,让纸扎明器在当地扎根,借此打压厚葬之风。”
尹采薇眼睛放光,“原来是这样,二嫂,你真厉害,难怪杜悯不甘心。”
“是吧是吧!”杜悯如觅到知己,“我如何能甘心。”
尹采薇见他的不甘又被她勾起来了,她怕坏事,不敢再接话。
“老三,项谒者来了。”杜黎提醒。
“杜大人在吗?”项谒者站在庭院里问,“他今日还要出门巡看田地吗?”
“去。”杜悯站起来,他在家想也想不明白,还是出门干活儿吧,手头上的公务也不能耽误。
孟青见他没提给郑尚书送信,她知道他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,但肯定还没死心,或许是在等尹明府的信。
*
傍晚,信鸽回来了,杜悯还没回来,孟青取走信筒里的信,但没有私自查看。
夜幕落下时,杜悯一身疲倦地回到官署,孟青把信交给他,“看看尹明府怎么说。”
杜悯展信一观,看了一眼把信扔了。
孟青捡起信,信一展开,她几乎能看见尹明府透过信纸在说话,他在信里嘱咐杜悯要遵从圣令,为朝廷解忧,为百姓解难,不要辜负圣人对他的信任。
〓作者有话说〓
12点还有一更
第159章·第一百五十九章xhwx6\.c\om(xh/wx/6.看)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