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导演,但整点薯条 第131节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对观众的唯一要求,不过就是能手动装卸自己的脑子。

分析之后,方可以就大概理解了为什么此君的每部作品都给她一种相似的腻味。看起来似乎在不断开拓新系列、新方向,实际上内容换汤不换药。感觉导演在设计情节的时候,已经想好了“我知道你们爱看这个”,“也知道你们会骂这个”。

虽然说一部电影拍得不好看的原因有很多种,并不能直接上升到导演本人,但部部都能令人感受到居高临下的蓄意和自罚三杯的体贴,这就难免令人生厌。

今日一见他讲话,果然不负盛名。就和看他电影如出一辙的感受,看了跟没看一样,听了也跟没听一样。

所以说,哪怕是拼好片的导演也是会兜不住自己的私货的。如此想着,方可以更觉得自己拍出来的那些东西,是合乎情理的。

然后方可以决定离远一点,不然连场上的茶歇小点都失味三分。

但记者们像是有什么动态视力捕捉技能,方可以站在背景里当壁花的时候还好,方可以稍稍移动,反而被立即发现。

*

当记者朋友们当场捕获、并要求方可以同样发表对《破晓》的评价时,她手上甚至还拿着半块没吃完的小饼干。

方可以偷偷把沾着的饼干屑的左手藏起来,右手拿起话筒,想了想,说出一句《破晓》中的台词:

“赞美太阳!为我们的太阳干杯!”

方可以说着,甚至眉眼弯弯地举了举手中的话筒,真做了个干杯的姿势。

“我以为《破晓》最大的缺点,就是拉高了我此后对同类型作品的欣赏阈值。”

“哇~”

方可以的话引起媒体的一阵骚动。

“这个评价会不会太夸张了?”记者们议论纷纷。

“刚才沈城导演列举了不少这部作品的缺陷与不足,怎么方导反而一味夸奖?”

“难道说方导是基于与李教授的私交在为其站台吗?”

“那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,你觉得《破晓》好看吗?”

“好看?好看那不就行了。”

另一位记者道:“但是方导,李渡鱼监制此次延请的岳晓霜岳导演虽然曾获得过新人导演奖,但此前一直在文艺片领域发挥,作为女导演首次担当主旋律片重任,您不觉得《破晓》拍摄出来不管是选题还是格局都太局限了吗?”

“哪里局限?你不说我都没发现。”方可以一本正经。

“……”

在方可以看来,《破晓》能够让她作为故事梗概的知情人都完全抽离剧作背景之外,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沉浸式享受;能够在结束放映后掌声如雷,久久不绝,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?

观众或许在第一次观看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分析理论,但他们的本能反应能说明一切。至于后续的详细分析、细嚼慢咽,那是更后的问题。

但人类的好朋友记者都诚心诚意地问了,方可以就再说点。

“或者胶片上还刻着公母吗?‘女’导演拍主旋律,是什么需要特意提醒、单独列项评价的点吗?”方可以咬了下重音,

“实不相瞒,李渡鱼制片曾经邀请我来拍摄《破晓》的故事,但是被我婉拒了。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的拍摄风格比较轻佻,不擅长将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浓缩于一点,我对战争时代的理解过于片面且幻想。

“但我非常高兴看到岳导用其细腻又轻盈的镜头,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好故事,哪怕我曾经看过这个剧本的梗概,我都非常享受刚刚的旅程。”

“我希望如此精彩的作品能够多多益善,这对业界或者观众而言,无疑都是一份礼物。”

在方可以看来,《破晓》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,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,并且预示着一条以剧本为核的发展道路。

在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下,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可能,制作出成熟且精彩的电影。

很多时候,一部好电影并不意味着是一部成熟的电影作品。

成熟的电影意味着编剧、导演、制片、演员、剧组各方面工作人员、后期到宣发全部都能巧妙地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。

即使是方可以和靳茜磨合了好几部搭下来的班底,目前也算不上成熟体,只能说大家都很熟悉方可以和靳茜的工作模式。

这与方可以的电影风格有关,也与她和此地整体电影行业的平均状态脱节太多有关。大部分时候,剧组成员都处于“我也不懂导演在干啥,反正导演说啥就啥,唉为啥突然就到这儿了?”的懵逼状态。

这就造成了一旦像之前方可以瘫在家里几个月的事发生,se也就直接进入半残状态。为了尽早开工维持运转,还不得不中途开了个新项目《千秋》,甚至把孙晶连哄带骗薅过来。

这里头当然不是真有什么方可以不能导而孙导经验丰富能导的缘故,该说法纯粹是哄孙晶高兴。

主要是靳茜和方可以想借机通过相对常规简单的拍摄内容,让se的剧组人员能多接触不同导演的执导风格,从而对自己的职业有更立体全面的思考。

尤其看看纯血商业片导演是怎么拍东西的。

先知道方可以的“繁”,再知道孙晶的“简”。

体验过方可以的“手把手执导”,再体验把孙晶的“流水线生产”。

啊什么,还有个王祥?

王祥就算了吧。

不是方可以歧视广告片导演,而是王祥纯粹就是摄像头型风格,主打一个原汁原味,不加滤镜,全靠ai和原图直出。只要我没有审美,就不会被自己的镜头伤害。都这么久了,不能说完全没有进益,只能说生搬硬套,不求甚解。

不说方可以,靳茜都在琢磨着等以后年轻导演多一点,让王祥转行制片算了。至少王祥把控故事与跟人交际的水平是有的。

不然能咋办,都一把年纪了,监视器上的缩写标志他都背不全。

方可以难得在这个世界看了个爽,渡过一个简单美好的夜晚之后,开开心心地登上第二日前往日岛的飞机。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