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:沈绩回府
夜深露重,沈绩正需要冷风醒醒脑子。
婚姻结两姓之好,夫妻大多都是听过对方的名儿,新婚当夜才初次见面。利益结合,也不需要两情相悦,所以二哥二嫂那般的恩爱情深才会成为“佳话()”?
衬??玂?“獏?()?[()]『来[].看最新章节.完整章节』()”。马革裹尸,是沈家世辈武将的归宿。而自己需要的不是战死后为他殉情的妻子,而是死后能为他撑起整个沈府,还能将他的殒阵利用到极致的“薄情人”。
想到祝明璃黑暗里捧着烛灯,细数账目时闪闪发亮的眼。
沈绩忍不住想,她的本事,给沈家争来三代富贵无忧是没问题的。
沈绩在算账,祝明璃也在辗转难眠地算账。
沈绩比自己想象中的更要明事理,虽然是种很奇怪的明事理。就算祝明璃现在和表哥不清不楚,沈绩动怒也不是因为妻子越轨出格,而是因这事损了沈家名声,也就是损了利益。
所以她手里的筹码不应该是沈母的喜爱、晚辈的依赖,或是祖辈留下的情分。沈府的烂摊子是她肃清的,沈绩公务繁忙,根本没有精力时间兼顾。中馈之前一直由沈令仪顶着,如今暴露出了问题,不可能再放心交给下人。她展现了能力和诚意,如今是沈府不可或缺的一份子。
她费的精力不算多,成效却很明显,按职场思维来说,这种时刻就该升职加薪了。
她翻了个身,开始想沈家的账目。行军打仗最缺钱,铺子田庄都是都是明路进项,若是她能经手挣利,不信沈绩不心动。
可既然论利益,就没有白干活的道理,她得抽成。谈不拢的话,她绝不插手;谈拢了,得利的同时还能给自己的嫁妆铺子帮衬,是个好的交易。
随仇大监迎接他们回京,算是把她沈家人的名头钉死了,又有二房痴情佳话在前,沈绩日后想翻脸很难。
把自己想得安心了,她才沉沉睡过去。
沈绩却没那么多休息的时间,进皇城、整衣敛容、等候圣上召见……等真见到圣上了,已至巳时。
沈家世代忠君,当初太后为圣上争太子之位时,曾拉拢过沈家,沈家不为所动。如今圣上登基,念起此事,反倒格外安心。南下剑南道“剿匪”,沈绩唯命是从,不像其他臣子那般,当初靠阿娘游说助他夺位,如今也要看阿娘脸色行事。
他明白沈家世代如此,就算他是昏君,沈绩也会愚忠于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自己。
沈绩必须掌握实权,北衙禁军是心腹武力所在,若是长安有任何异动,都要靠他们出手,他必须有信得过的将领。
圣上挤出一个格外和善的笑意,亲自扶起行礼的沈绩:“九勋,辛苦了。”
*
去了趟剑南道,回来后进入北衙禁军核心拥有实权,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。
沈绩却反应平淡,萧遂本来心中还有些艳羡,见他这模样,那点儿艳羡也散了。算了,羡慕不来的,沈家用功勋堆起的青云路,太过惨烈。要是三
() 弯腰入内,一股暖意扑面而来。
屋内熏着炭盆,却没有他熟悉的药味,而是有一丝甜香。阿娘入冬易咳,不爱熏香。
他的视线落到婢子捧来的羹碗,微微挑眉。阿娘平日两餐都是强咽的,今日这个点儿就开始用膳了?
沈母一开口,他的疑惑立刻散了。
“三郎,一路辛劳,赶紧去歇息吧。”中气比以往足了许多,明显比离京时身子好些,祝三娘所言不假,难怪胃口有恢复。
阿娘沉疴已久,看来当真是心中郁结稍散,连着身子也硬朗了些许。
他在门口站了会儿,等身上寒气散去,方才入内:“阿娘不必为我操心,我有数。这些时日,阿娘一切安好?”
说到这儿,沈老夫人还真有一大堆话想与他讲。可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,毕竟无论是府上发生的事儿,还是晚辈的改变,都有太多感触了。
所以她只是笑了笑:“都好,你呢,此行顺利吗?”
沈绩其实在剑南道受了点伤,如今已好了大半,他自然是报喜不报忧,只道“顺利”,又将自己职务变动说了一番。
老夫人感慨万千:“大郎当年也……”说到伤心处,住了口。
婢子见状,及时插嘴:“老夫人,药膳要凉了。”
老夫人被打断,飘散的思绪收回,对沈绩道:“好了,快去歇着吧。”看他神色染上乏意,当娘的很难不心疼。
沈绩目光落到瓷碗上,老夫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笑道:“三娘为我安排的药膳,此为五白汤,润肺止咳,屋里熏着炭盆,时不时喝上一碗会舒服些。”现代人流行养生,祝明璃也跟着学了些,沈母胃口好些后,她和医人商量排了单子,变着花样给她补身子,还让医婆为她拨筋推拿,疏通淤堵。
沈绩颔首,开口还是改不了习惯,勉强纠正:“祝……三娘说府上被刁奴蛀空一事,由阿娘经手惩治?”
这事儿同样三两句说不清,而且祝明璃太能看账了,只要有不对的,都揪了出来。省去了对峙查案,惩治也不难了。人换了,祝明璃又立刻安排替上,沈老夫人并未怎么劳累。
“此事已料理好,你无需操心。三娘在持家这块儿的本事,远超寻常人,光是从账目上就能将蠹虫抓个干净。你先去歇息,此事日后再说。”
沈母都说到这份儿上了,沈绩也就不再留了。至于她口中“三娘的本事”,沈绩并不质疑,昨夜她一口气报账目报不停的时候,沈绩就已有体会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