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第73章
事既谈妥,安排已定,接下来没什么话可说了。祝明璃还有一堆事要处理。她坐在书桌前,清清嗓子:“郎君还有什么想问的吗?”送客的意思很明显。
沈绩还真有。虽然他不是个话多的性子,但祝三娘带给他的惊奇太多,他想问她如何看账的,想问她如何治家驭下,就连廊下挂着的轮班牌也想问——军中也需轮值,
或可借鉴。但祝明璃的“送客脸”已经摆出来了,他只能起身:“多谢——”不对,他又不是客。走出厢房,廊下、院里婢子来来往往,
各自有事。马上到暮食的点,小厨房要准备,夜班轮值的婢子也过来交接换值,厢房布置进进出出,祝明璃要先沐浴,又有一串婢子赶紧备浴汤……
沈绩不适应这么有鲜活气、这么热闹的三房。他格格不入,站在这儿,莫名感觉自己身上背着两个大字——多余。想要反驳这个想法,蹙眉,好像无从反驳。
隔间厢房布置好了,绿绮出来,见沈绩默默站着,缓步上前:“郎君,都收拾好了。”沈绩回神,颔首。但现在也不是就寝的时辰,他以往这个点儿都在干什么来着?
受到的冲击太大,一时半会儿没缓过神,沈绩吹吹冷风才找回状态——他还有事儿没做呢。第一件事,就是先去上房见阿娘,回来时太匆忙,还有很多话没说。
傍晚的日光尤为柔和,洒在石子路上映出暖黄的光斑。沈绩也不知道为何,明明是初冬,却觉得景色暖融融的,记忆里的沈府好似始终笼罩着冷冰的雾气。
祝明璃把轮值规矩安排得细致到位,这个点大家都在交接。值白日的仆役可以歇息了,个个面带喜色。轮夜值的也不差,因为过会儿主子用完膳,他们就可以吃饭了。
一路走来,热热闹闹的,那个被接二连三丧事冲垮的、臃肿疲惫的沈府不见了。快到上房时,流水小桥那边拐过来一队人,正是他的侄女沈令仪。
沈令仪时不时会到上房陪老夫人用膳。她性子改变后,不再那么怯懦小心,和沈母的话也多了起来,祖孙二人关系大大拉近。
若是以前,她只会侍立一旁伺候沈母用膳,沈母便会疲倦地让她回去歇息。如今变成了二人同坐同食,也不讲究食不言,什么都聊点儿,不知不觉的,祖母也能多吃两口。
沈绩看到了沈令仪,沈令仪也看到了沈绩。
她以往窝在自己的院子里,和三叔撞见的机会不多。哪怕是在上房撞见了,也只是垂着头小声问候一句“三叔”,便缩着脑袋躲去角落里。
沈绩对这个侄女的印象就是胆小。沈母都无可奈何的事儿,他一个常年不在府上的三叔更不能和她促膝长谈开解。他忍不住想,是他太可怖了吗?
眼见着两队人越走越近,沈绩率先停住脚步,沈令仪也忍住拐弯避开的冲动,走到他面前行礼:“三叔。”
沈绩觉得她身上的“气”不一样了,想关
好补偿。”
沈绩道:“阿娘放心,我已与三娘商议好了,后日回门。”
老夫人不是个絮叨的性子,但如今身子硬朗了些,说话没那么费力,话也就多了起来:“三娘是个好孩子,于公于私,府上都欠着她一份情。你与她虽无情谊,但既成夫妻,日后将携手一生,万不可轻慢,要敬重顾惜你的娘子。”
这本是成婚翌日拜见长辈时应该受的训,因为当夜离开,现今才终于补上。沈绩端正身子,跽坐垂头,神色认真:“是。”无论老夫人是否训诫,他也是这般打算的。
世人娶妻都是这般,结两姓之好,相敬如宾。但真正成婚前,是想象不到婚后光景的。沈绩从前以为,迎了新妇,房中从此多了一个人,府里有了一位主母,平时回府有人说上两句话,没了。
如今亲身体会一遭,才发现是房中多的那个人是自己,府里处处都是主母的影子。
两人尚未来得及相处,都还习惯独处,就已联系紧密,从日常起居、财务人情、外界眼里都已牢牢绑紧,因着这点,很难不去观察关注对方。过分亲密,偏又处处疏离。
沈母不会说什么“恩爱鹣鲽”“新婚燕尔”的话,二房儿媳的离开对她的打击太大,相敬如宾便好。她道:“回门单子我自己拟了一份,你看看可有添补的。”回门带的礼物表明新妇在夫家受重视的程度,他们迟了数月才回去,礼还要添得再重些。
此时,暮食已备好,沈绩便留下用膳,和沈母聊些聊些府中事务和公务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