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/花间酒 第101节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这人一忙起自己的事来,就顾不上搭理自己,穆酒时常觉得,自己就是块背景板。

脸上突然传来温热的触感,曲花间凑上来亲了他一口,小声哄道:“好了,别生气了,我下次一定不会忽略你了。”

“哼!”

见穆酒仍不肯买账,曲花间只得凑到男人耳边轻轻吹了口气,悄声道:“晚上……”

后面的话只有穆酒一个人能听到,穆酒本就没真恼怒曲花间,只是借机撒撒娇罢了。

没想到竟有这样的福利,顿时搂住青年的腰将人揽过来,身影嘶哑:“现在已经是晚上了。”

曲花间心里一慌,赶紧拍打男人宽阔的肩膀,“疯子,这里是正堂,待会儿来人了!”

穆酒托住青年的臀部,像抱小孩儿一般将人抱起来,头却埋在人颈侧来回啃咬,“那就回房。”

臀部被什么温热的东西隔着布料抵住,曲花间感觉穆酒的手一松,身子往下滑了几寸,两人身上的匕首便紧紧贴在一起,相互摩擦着,很快便起了火花。

待到被抱回房间,曲花间像只被煮熟的虾子一般,全身都透着粉红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作者有话说:我那迷人的老祖宗,他只是想要长生不老,又不是要天上的星星,老天爷你为什么不满足他!!!

第130章 令牌

两艘巨船出海时, 装载了无数的货物与生活物资,回来时依旧是满载,只是东西换成了金银和一些稀奇的货品。

曲花间拿着账本核算了一番,光是带回来的金银都有近五十万两, 其中白银占多数, 黄金有五万两的样子, 整体换算下来, 足有五百多万两之巨。

这还不算那些新奇货物会带来多少收益, 只现成的财物便足以让人呼吸一窒了。

难怪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远渡重洋寻求商机, 也难怪顾惊蛰心心念念准备再次出发,其中暴利简直到了恐怖的程度。

这一次的收入,刨去要分给顾惊蛰那一半,再将成本和承诺水手们的嘉奖除开, 曲花间至少也能净赚个三百万两。

哪怕是接下来几年什么也不干, 光是躺着, 都能让手下这么多人吃饱穿暖了。

曲花间第一次体会到了财富自由的快乐, 他大手一挥,给随船出海的水手和管事们发了大量的赏银,又给手底下所有人都涨了薪, 连将士们的军饷也涨了三成。

锃光瓦亮的雪花银自连城由重兵护送,分散送往各地,一时间幽州和兖州各地的官员,以及给曲家做事的人, 都是一派喜气洋洋。

驻守在各处的将士们领饷时发现饷银涨了,也都是一片欢呼,纷纷隔空对曲花间感恩戴德。

原先的边军过的是什么日子?吃不饱,穿不暖, 军饷迟迟不发,还得忍着饥寒驻守边关,凭着一腔热血同身强体壮的鞑子拼杀。

自从自家主帅抱上曲东家的大腿,他们再也没有挨饿受冻过,欠缺了多年的军饷也逐渐补齐,后来每月都能按时发放。

如今曲东家彻底成了他们的主公,军饷竟还涨了三成,这事放在数年前,边军将士想都不敢想。

这样的主公,事少钱还给得多,谁能不对他忠心耿耿呢?

让曲花间没料到的是,他给手下人涨薪的事传出去后,原本没什么人来投效的曲府顿时门庭若市。

财帛动人心,文人们自诩清高,可也抵不住碎银几两的诱惑,曲花间这边的人待遇比其他几位雄主好太多了,由不得人不动心。

来投效的人太多,曲花间也不是来者不拒的,再次组织了一场考核,由之前护送新学学子来幽州的岑喜主持。

他有过一次经验,又有曲花间和严子渊从旁协助,如今做起这事来得心应手,很快便筛选出一大批可用之人。

手底下有了人手,曲花间终于可以大刀阔斧的将两州官府空缺的官员给补齐,即便如此,还多出一些人。

穆酒见状,便挑了一些人去军中做些文职工作,剩下几个暂且留在曲府做幕僚。

除了文人,还有许多匠人和武夫,这些人也都各自安排了去处。

最让人意外的,是一位姓徐的道士,自称师从某个十分出名的道派,不仅通晓医术,还会炼制金丹。

曲花间对金丹不感兴趣,却对会炼丹的人感兴趣,他问徐道士炼丹时可会炸炉,那人被问得一脸通红。

支吾半天,徐道士才说,炼丹之人哪有不炸炉的,而他炸炉的频率也就十之三四,已然是此中佼佼者了。

曲花间要的就是会炸炉之人,哪管他不炸炉的概率是多少,兴高采烈地将人留了下来。

手里有钱有人,曲花间开始大力搞基础建设,建砖厂,修官道,完善水利工程,以及修筑各城池的防御工事,整个兖州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。

直至将近年关,兖州一切事务都基本理顺了,文有严子渊坐镇,武则有杜山君率领留守的两万曲军,曲花间和穆酒总算动身回了幽州。

同行的除了曲宝两口子和岑喜,还有黄伯恩,池子衿,徐道士以及那几位幕僚。

一行人主仆家眷不少,加上负责护送的兵士,队伍浩浩荡荡的一大串。

出了兖州府城,一路往西北方向走是回渔湖最近的路程,队伍不疾不徐的走了四五日,才走出石岭县。

若是再往前走,便要经过留县。

那里如今是别人的地盘,曲花间便选择绕一截路,从石岭往正北方向走,入了幽州再走官道回渔湖。

哪知众人刚踏上红砖铺设的官道没多久,便碰上一队与他们行进方向一致的人马。

那队人不如他们人多,但也有好几辆马车并二三十个人,来人是从冀州方向来的,马车上也没装载太多货物,应当不是商队。

虽说有心之人和探子不会这般大张旗鼓的赶路,但穆酒还是挥手让亲兵前去查探一番,确认一下对方的身份。

亲兵走了没两步,那队人马反倒先停下来了,从马车上下来几个衣着华贵的翩翩少年,竟是已经回到冀州的白家兄弟和赵平安等人。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