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千禧: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109节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成长的痕迹,清晰地刻在每一个人的身上。

她们不再仅仅是凭着一腔热情创业的学生,而是在各自专业的淬炼下,逐渐成长为具备国际视野、专业技能和战略思维的“准企业家”。

国内,苏建国和李春兰的生活,也因为事业的扩张和资产的增加,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搬入京市二环的大平层,最初几天,李春兰还有些不习惯。

厨房太大,打扫起来费劲;视野太开阔,晚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,反而有点睡不着。但很快,她就爱上了新家。

周末,她会邀请店里关系好的员工或者老邻居来家里聚餐,用她那手好厨艺招待大家,宽敞的客厅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
苏建国则更是忙得脚不沾地。新厂房投产,“苏记卤味”的产能和品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与风投的接触,让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他开始学习看更复杂的财务报表,理解什么是估值、对赌协议、退出机制。

虽然过程辛苦,但他劲头十足,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刚摆摊创业的那段岁月,充满了开拓的激情。

上海的房产购置后,他们暂时没有去住,而是委托给了专业的机构打理。

苏建国去考察过几次,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力和消费潜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,更加坚定了未来要让“苏记”进军华东市场的决心。

视频时,苏晓看着父母精神矍铄、侃侃而谈的样子,心里既骄傲又踏实。

父母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舞台,并且演绎得如此精彩,这比任何成就都让她感到幸福。

第181章 !

日历一页页翻过,北美的秋色愈发浓烈,仿佛一夜之间,整个世界都被点燃了。

苏晓穿行在校园如火如荼的枫叶长廊下,心中那份因学业和“403实验室”双重压力带来的紧绷感,似乎也被这炽烈的色彩熨帖了些许。

她对化学工程的理解日益精进,甚至开始尝试将实验室里关于界面化学的一些前沿理论,与“403”产品中乳化体系的稳定性问题联系起来,进行一些跨界的思考。

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,让她充满了探索的激情。

公寓里,孙薇和卢卡斯的关系,似乎进入了一种微妙的“战略合作”阶段。

卢卡斯凭借其在数字营销和z世代洞察上的天赋。

以及…或许更重要的是那份不依不饶的真诚。

成功地在“403实验室”的品牌营销讨论中获得了一席之地。

他不再仅仅是送咖啡的追求者,而是变成了一个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“编外顾问”。

苏晓时常能看到两人在客厅里,对着白板或者电脑屏幕激烈讨论。

孙薇时而蹙眉反驳,时而点头认可,卢卡斯则总是眼神发亮,充满干劲。

偶尔,争论到关键处,孙薇会习惯性地用中文快速表达。

卢卡斯虽然听不懂,却会努力捕捉她的语气和表情。

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尝试回应,那认真的模样,常常让一旁“观战”的苏晓忍俊不禁。

“他进步很快,”一次深夜,只剩下她和孙薇时,孙薇难得客观地评价。

“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对社交传播热点的捕捉,确实有独到之处。

而且,他愿意学,甚至开始缠着我教他中文,说什么要更好地理解品牌的文化内核。”

孙薇的语气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。

“所以,‘小屁孩’的标签可以摘掉了?”苏晓笑着问。

孙薇斜睨了她一眼,嘴角却微微翘起:“勉强……算是个有潜力的合作伙伴吧。”

但苏晓知道,那道曾经坚固的防线,已然出现了明显的缺口。

卢卡斯正以一种笨拙却坚定的方式,不仅走进了孙薇的工作,更似乎在尝试叩击她情感世界的大门。

瑞士,格劳宾登州的山区已经落下了第一场雪。

赵琳站在公寓窗前,望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,内心却如同她正在运行的计算机模型一样,冷静而高速地运转着。

她主导的一项关于“微胶囊包裹缓释技术在高功效护肤品中应用”的研究,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
这不仅有望为她带来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,更让她立刻想到了“403实验室”未来高端产品线的技术壁垒构建。

她将初步成果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技术前瞻报告,发到了核心群。

报告中,她不仅阐述了技术的原理和优势,更附上了初步的成本评估和供应链可行性分析。

这份报告在群里激起了巨大的涟漪。

苏晓立刻从工程化角度提出了问题:“琳琳,这个技术的放大生产,对设备和工艺控制要求极高,目前的代工厂能否满足?

如果我们自己搭建产线,初期投入会不会太大?”

孙薇则从市场端思考:“这是个绝佳的‘黑科技’故事点!如果能成功应用到产品中,绝对是碾压级别的优势。

可以支撑我们进军高端市场。但消费者教育成本也会相应增加,需要提前规划沟通策略。”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