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善他们的过所是找关系办的,要是别的地方,他们怕是不好用关系,但在青州……还是很方便的。
就连明达公主的过所,海司衙门虽然心惊胆战的,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他们办了。
所以等皇帝知道他们都出海去了新罗时,已经是半个月后了,还是因为收到了明达和周满等人的信。 w?a?n?g?阯?发?B?u?Y?e?????????é?n?②???????⑤???c????
皇帝:……当他这个皇帝不存在是吧?
跑去僚子部也就算了,偶遇上一回疟疾也就算了,让回京城,转头去扬州他也睁只眼闭着眼放过了,这会儿倒好,直接往海外去?
这都不在大晋国土里了。
虽说新罗是大晋的藩属国,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不敬明达这个大晋嫡公主,但那依旧是国外啊。
新罗要是打仗怎么办?
人知道躲着他们这群贵人走,难道刀剑也知道吗?
皇帝啪的一下按下信,问今日候在身侧的翰林,“鸿胪寺那边近来可有新罗的消息?”
翰林想也不想的道:“只两月前新罗女王再次上折,希望能请大晋一起出兵百济和倭国,平定海域,以保两国商贸。”
“他们陆地上没打仗吧?”
翰林想了想后道:“鸿胪寺和兵部都未曾见报。”
皇帝这才稍稍安心。
------题外话------
明天见
第166章 番外 走偏的番外44
皇帝并不知道,此时的周满他们正在新罗里逛花楼。
新罗这里不论是人、衣饰还是建筑,与大晋都大不一样,但到了金城后他们便看到了大晋的影子……
这里很多人衣饰都学着晋人打扮,也说汉话,所以白善他们在这里不是很突兀。
但只要他们上街,依旧可以看得出是晋人。
听说是新的新罗女王登基后下令让百姓学着晋人的衣饰言语,她曾在大晋留学,很希望新罗和大晋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。
白善作为大晋的前左相,知道得更多一些,和几人道:“以前高句丽在北边压着百济和新罗,阻断了两国与我大晋的往来,加之高句丽多次对先帝不敬,屡派兵马犯边,所以先帝便设了建安州、辽城州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。谁知边关稳定了没几年,百济仗着临近大晋,多次横亘在新罗和大晋之间,阻隔新罗朝拜,所以新罗女王多次上书请求朝廷派兵共伐百济。”
白善说了这么长一通,话音却一转,“不过这都是表象。”
周满几人:“……那实情呢?”
“实情是一山不容二虎,新罗一直想吞了百济,百济也一直想吞了新罗,今年你打我,明年我打你,”白善道:“本来这没什么,陛下早年就和我们说过,这是两国内务,大晋不会插手。”
新罗是大晋的藩属国,百济也是,相当于两个干儿子自己打起来了,做义父的帮了谁都不好,干脆就睁只眼闭只眼当不见,打得凶了,为了两国的百姓就当个和事佬劝一劝,能不能劝住全看他们自己。
“不过百济这些年很猖狂,惹得陛下不喜,”白善道:“大晋海贸发达,海贸刚开时,百济就和倭国抢过我大晋的商船,当时郭刺史联合安东都护府清了他们一波,他们安稳了几年,前些年又不老实了,所以陛下很不高兴。”
两个干儿子打架,说不清谁理亏谁理正,皇帝不管,但干儿子转头抢了亲儿子的东西,断了另一个干儿子像老父亲进贡的路,那就很令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