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262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周立威的事业一直在青州,因为他不是科举出身,所以他官品有限,一直止步于六品,在青州是最好的发展,毕竟现在大晋最大的盐场便在青州。

这些年,他偶尔会回京探亲,偶尔也会接父母过来奉养。

可惜相比于青州和京城,周二郎更喜欢七里村,所以来这儿看看儿子,住上一年半载就会回家去,并不乐意在外长住。

老周头想得开,干脆便让周立威在这边单立一脉,反正老周家早分家了,且不管在哪儿,这也都是他的孙子,他的血脉不是?

说起来还挺自豪的呢,他只要想想,几百年后,青州那头有亲找过来,一论亲,他们都出自他这个老祖宗,多骄傲啊。

当然了,这种小心思他也就在老妻和小女儿跟前说说,是不会和别人说的。

所以知道老周头心思的周满在看到周立威的子子孙孙后,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做得不错,好好的教孩子,别让他们辱没了咱老周家。”

完全没领悟到周满意思的周立威自以为领悟了,狠狠的点头道:“小姑放心,我一定好好教他们,您别看他们读书不太行,但品性是没问题的,决不会坏咱老周家的名声。”

虽然没领悟对,不过周满对这个回答也很满意。

第167章 番外 走偏的番外45

这一次回京,白善为皇上献上了他画的舆图,皇帝盯着手中舆图沉默不语,尤其是看到其中那些画了三角符合的地方,更是沉默。

白善道:“虽没有十分准,但也有七分,若无意外,这些地方应该是银矿……”

皇帝就指着另外两个符号问,“这两个呢?”

白善看了一眼后道:“是铜矿和铁矿。”

皇帝的内心就蠢蠢欲动起来,他看向白善,“爱卿何时对矿产也有研究了?”

白善道:“花花草草挖得多了,便大约知道些土质的变化不同,继而也就琢磨出了山石矿产的不同。”

放屁,那天天种地的农民都能找矿了?

实际上是白善退休后看的书越发杂了,周满又有渠道拿书,偶尔间拿出来一本书,当中有描写金矿的文字,甚至还有各种冶炼金矿的方法。

白善一好奇,就对着书中的描写找金矿,金子嘛,谁不喜欢呢?

夫妻俩一度幻想着自己在野外找到大金矿,尤其是那种含金量特别高的裸露金矿,然后抱着金矿回家自己炼出金子……

可惜,他们最后也没找到金矿,倒是白善的书越看越多,最后找到了不少银矿和铜矿。

大晋金银都缺,尤其是银子,特别紧缺,这也就导致了商人交易基本上是用铜钱,但铜钱质重南携带,在外的购买力远比不上绸缎锦帛,可这东西又很易受损。 网?址?发?B?u?y?e?ⅰ????ü?w?e?n?????????????????o?M

若是不小心受潮,价值就大打折扣。

所以世间最稳固的货币还是金银。

这些年,因着大晋商贸快速发展,金银的开采也进步了许多,但国内金银的供给还是远远达不到需求,这也就让金银越贵。

长此以往,这并不是好事。

若能找到大量的银矿……哪怕是在海外的,那也很值得一试啊。

皇帝沉吟起来,“朕记得去年新罗女王又上书请我朝出兵共伐百济和倭国?”

白善没吭声。

这一年他远离朝政,并不知朝中情形。

御前行走的翰林立即道:“陛下,今春倭国进献贡品,请求与我大晋重修旧好,请陛下赐名日本。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