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的话,但他也不怀疑陈意安会考虑。
他知道陈意安是一块未经打磨的钻石,知道她的能力和野心,但那个时候,霍清澜或许还是高估了自己——又或者是低估了陈意安,他总是觉得,陈意安不会走得太远,至少,他应该算是一个理由。
霍清澜并没有太把Neil的话放在心上。
陈意安觉得在荷塘小镇的三天很放松,她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具体地体验和感受这里的服务与环境,并没有什么推销和安利,也没有针对老年人的消费。
这让陈意安重新找到了度假所在的意义。
当时谁都没对这个短期的项目有什么太高的期待,直到结束之后各个部门发来了数据,让陈意安很是意外,这个短期的项目反馈好评率达到了近乎99%——而当时陈意安的预期其实只有85%。
很快陈意安便也知道了原因——有杨樱桃的功劳,毕竟这个社区体量也不小,社区和公司合作也有一定的业绩利润,杨樱桃和物业那边商量,提供了一些物业费以及礼物和代金券的补贴,好评率再次拉了起来。
陈意安挺感慨的,给杨樱桃发了一句谢谢,却又在感动之余觉得有些词语匮乏。
“没事儿,咱们长期合作嘛,再说了,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幸福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。”杨樱桃说,“好多老人也不愿意在家看孩子,出来走走他们也高兴开心,是社区组织的,他们也放心,再说了,陈小姐这边照顾的也很周到,大家都很满意。”
陈意安看着这一行消息,竟然觉得有些恍惚。
太久以来,她好像都太过于只重视那组数据了,而忽略了这份工作最开始的初心。
第60章 这次的荷塘小镇计划给了陈意安很大的信心,对她而言有很特别的意义,Hedy这个“老师”也很好,近期假期也不多,算得上是旅游的淡季, Hedy也不会催着她做一些乱七八糟的工作没事儿找事,只是在季度会前,几人照旧在小会议室里商讨接下来的旅行项目, Hedy和Max照旧准备了几个热门城市备选,这是最稳妥不会出错的项目,也是保底项目,城市就那么多,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新意,有一些小城市的文旅局提交了方案和政策优惠,但是周边的配套一时半会跟不上, Hedy觉得做不成大项目,倒能当成小项目去评估。
“你呢,Lilian,有什么想法?”Hedy问她,“你比我俩年轻多了,快想想有没有新颖一点的方案?”
陈意安确实有一些想法,但也仅限于是一些想法,还没有完全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计划。
Hedy看出了她的犹豫,鼓励她,“没事,有什么说什么,我们碰一下看看嘛。”
“我是觉得上次荷塘小镇的计划不错,不管是项目的设置还是售后的反馈,当时这个计划目标群体只是老年团,我想能不能做成一个特别的项目?比如,古镇度假村?受众群体吗……年轻人和老年人的需求不一样,可能没办法全都兼顾。”
陈意安脑子里的计划也很琐碎,只有零星的几个点子,比如几个古镇位置都太分散,老年人本来就出行不太便捷,如果涉及多个地方,交通上又多有不便。
“这想法不错,”Hedy翻了翻手边的文件,这里堆得都是各地文旅局那边发来的文件,“我想起来S省那边提交了几份项目宣传,三个城市距离很近,车程也就一小时,似乎有可行性。”
Max适时提醒,“但是有受众群体限制。”
“不过荷塘小镇的售后跑分我们都看到了,正好这次各地文旅都有政策优惠,有政·府牵头再好不过了,我觉得也可以先做中老年群体,后面如果周边设施配套起来了,也可以再做别的宣传,毕竟之前冰城也算个例子。”
陈意安翻看了下Hedy递给她的文件,心里顿时有了大致的思路,“要不我看看制定这个试试?三个小城市,有三个古镇文化,十五天的行程安排,每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就30-50分钟,交通上看还不错,适合做联程项目。”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