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79(1 / 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就算是考虑到剧本的严谨,秦念这个计划的“不适用”部分,也能被古代皇帝理解为国情不同,需自行修正。

同事们也没让秦念失望,所有人发言都相当积极。

就连向来不着调的刘邦都扮演出一副有谋士在侧的模样——也对,张良萧何陈平,在刘邦在位期间都活着。

【李世民:见秦皇治国之法,这“国强民富”竟不再是遥不可及。只要不断按着计划前行,终有功成之时。】

李世民再次感叹。

儒家的天下大同,只一味要求崇古,却从未给出实际的可行之法。

可秦念的几个“五年计划”,却是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
纵有不妥之处,也应是秦念所在之世与如今不同,只需稍作修正,即可为大唐兴国之策。

………

刘邦时期。

张良此刻对后世秦皇已彻底改观。

她有资格称任何人为“未曾谋天下民”。

自古至今,无人如此为民谋。

【朱元璋:政治廉明,又应如何计划?】

朱元璋早就对秦念极为信服,如今只是发觉他依旧低估了秦念的治国之能。

因请罪书知天下官吏贪腐之严重,朱元璋自是更加在乎廉明之事。

见强国富民告一段落,朱元璋连忙追问第三个目标。

【秦念:人性复杂,政治廉明难以形成计划。只能从三方面下手:让官吏不愿腐、不能腐、不敢腐。以此为方向自我革新,不断修正律法与制度,比过往更清廉一分,那就是距离目标更近一步。】

由于聊天群的主体是“皇帝”,秦念不能说官吏应树立“为人民服务”的意识。

但化用部分内容,倒是没有问题。

反正历朝历代也都想治理贪腐。

【朱元璋:谢秦皇指教,朕感悟良多。】

朱元璋从中看出太多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。

低薪养官,官吏怎会“不愿腐”?

所有官员皆在贪腐,被捕者甚少,又怎么会“不敢腐”?

请罪上书中有无数贪腐之法,朱元璋却浑然未觉,又怎是“不能腐”?

“自我革新”,更是令曾以祖训治国的朱元璋汗颜。

【秦念:至于天下为公……这一点历朝历代的国情都不同,后世的天下为公并不适合诸朝,甚至不适合说出来。】

【嬴政:何意?】

【秦念:当真不能说。】

【嬴政:……】

天幕禁止谎言。

嬴政看着这“天下为公”许久,终究是没有再问。

不是“不想”,而是“不能”。

【秦念:各朝的天下为公,应根据本朝国情来制定可行的章程。祖龙,既然有咸阳学宫,那就可以召开百家大议,讨论军事、政治、科学、农工商、律法、教育、道德等各个方面,达成“何谓天下为公”的共识,用于统一思想。】

【嬴政:可。】

嬴政知秦念的言外之意。

统一思想不能是以一个学派之所学来决定,应集百家之长。

而咸阳学宫在此刻陷入沸腾。

此番百家大议,将决定大秦的“天下为公”!

【刘邦:若难成共识,又当如何?】

和唯我独尊的始皇帝不同,刘邦更擅长笼络各方。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