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堆话筒也怼了?过来。
其中一位举着话筒的记者率先发问道:“路老师, 您为什么?会?选择让艺人隐去容貌?是想传递什么?特别的理念吗?”
路尹昭听?到问题后,微笑着回答:“其实是想借东方美学里的留白来让观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,东方之美从不?是单一的颜值,而?是藏在姿态、意境里的文化底蕴。”
“我作品里的核心是想让人剥离容貌标签, 当观众不?被具体长相干扰,才能更专注于艺人与?东方元素的融合感。”
“说?到底,就?是想让大家?看到东方气质的本身,而?不?只是某一位艺人。”
记者接着继续问道:“这些艺人的姿态是精心设计的吗?比如这张握毛笔的手, 又比如那张手举油纸伞,它们的背后有什么?创作故事吗?”
路尹昭不?紧不?慢地答道:“确实是精心设计的,但不?是硬凹,而?是让姿态成为东方元素的载体,握毛笔的手,我想突出的是‘写’的动作,传递笔墨为媒、文化不?散的理念。”
“油纸伞的姿态则源于避雨亦赏景的生活诗意,这些都是为了?让观众感受到传统器物里藏着的生活智慧和浪漫。”
话音落下,在场响起了?无数掌声。
路尹昭回复这位记者时,用的是英文。
在设计这些作品时,他的脑海里已经构思了?无数种画面,对于设计理念,他也早已刻进了?骨子里,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创作它们的意义。
也正是如此,他在回复记者的问题时一点也不?慌张,表现?得?落落大方。
此刻的画面,同样被华国记者聂华英全部记录下来。
如果一开始对这位年轻的摄影师还?稍微有些怀疑态度,猜测对方是不?是找其他摄影师进行协助了?。
但听?完路尹昭这番讲解和陈述后,聂华英彻底打消了?疑虑,并且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年轻的摄影师。
聂华英坚信,只有认真对待自己作品的摄影师,才能如此熟练地应对记者的连番问题。
路尹昭不?仅在向世人证明?他的能力,也是在把属于他们的东方文化带向全世界,这个意义可是非凡的。
聂华英真是迫不?及待地想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全部报道出去了?。
在那些记者问完问题后,他总算也有机会?上前和路尹昭说?话。
他没有对路尹昭进行采访,而?是以一个“粉丝”的姿态在邀请对方。
“路老师,能否……一起合个照?”
路尹昭十分?友好?地点头:“当然可以。”
这是他们本国的老乡,路尹昭自然不?会?拒绝。
聂华英此刻已经化身小迷弟,问道:“路老师,你在网络上有社交媒体账号吗?我想关注你。”
路尹昭再次点头:“有的,这个就?是我。”
路尹昭拿出手机,直接打开微博主页,给?他看了?个人ID。
聂华英看到这个ID后,整个人都怔住了?。
“卧槽!【Bright.L】是你??你是L老师??”
路尹昭被对方一惊一乍的表情吓到了?,忙摆手道:“你要不?就?叫我名字,或者叫我小路也行,别一直叫我老师了?……我还是个学生呢。”
聂华英:“……”
敢情自己喜欢的一直都是同一个人。
聂华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