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曾荣想住进书院还有一个目的,她想跟着书院的先生学子们一起学认字,否则,以后见到徐靖没法解释她会识字会刺绣。
半个时辰后,曾荣跟着自己父亲还有族长以及三叔公一起进了书院,她自己对书院是没什么印象的,好在刘婆婆就住在靠着书院大门的门房里,倒也不用进里面。
说是门房,其实是三间明屋,其中一间给刘婆婆住,一间是灶房,另外一间是餐厅,刘婆婆除了要给这些先生们做饭,还需帮着打扫一下院子,每天的活也不少。
因而,看到曾荣搬进来,她倒是很高兴,说是有了个说话的伴,且曾荣的勤快她也早有耳闻,正因为此,她对曾荣的跳湖也鞠了一把同情的泪,说到底是后娘,若是亲娘,断不会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来。
族长显然不愿意把这件事扩散,而他也不是来听刘婆婆嚼舌根的,于是,他交代完刘婆婆和曾荣两个该注意的事情后便离开了。
曾有庆是跟曾呈春一起走的,这两人走后没多久,曾富祥领着曾华也来了,他们是给曾荣送刚熬好的药和被褥来的,除此之外,还给曾荣拿了四个鸡蛋。
因着农田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,曾富祥帮曾荣把床铺好后也带着曾华离开了,倒是没忘了对刘婆婆说几句好话,求她好生照看曾荣。
这顿饭,因着曾荣还比较体虚,没有下地和那些学子们一起吃饭,她一个人坐在床上吃的,饭后,她躺在床上睡了一大觉,醒来后感觉自己身子轻省多了,便下床要帮刘婆婆做点事情,别的不行,帮着烧一下火还是可以的。
在曾荣有意无意的套话中,她知道整座书院一共有先生九个,包括欧阳思这个临时的,而学子则有约一百二三十来号人,绝大部分是附近村子的村民,也有镇里和慕名而来的外镇人员,这些外镇人是需要住在书院的,自然也是要吃饭的,好在这样的人不多,一共才十八个,换句话说,刘婆婆每天要为这二十七个人准备两顿饭,这工作量也不算小。
好在书院比较穷,刘婆婆每顿饭只需准备一个菜即可,勉强还能对付过来。
因着这些学子们年龄大多和曾荣相仿,故而曾荣晚饭时仍避开了他们,仍是自己端了点饭菜回自己房间吃。
晚饭后,因天还大亮着,曾荣拉着刘婆婆在书院里转悠起来,她是怕日后有人问起来会露馅,毕竟之前大姐没少往书院跑,给二哥送饭基本是大姐承包了。
这座书院建立在半山腰上,整个书院还没有徐家的后花园大,一共才有四栋房子外加一个门房,回字形建筑,分为甲乙丙三个班,每个班一栋房子,多出来的那栋房子是先生们和外地学子住的。
房子一看就比较陈旧,可因着是青砖房的,倒也不显得破败,最打眼的是院子四角的四棵桂花树,高达五六丈,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,一看就有上百年的历史。
此外,院子中间还种了些桃树和李子树,这会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,李子花基本谢了,地上还有不少落英,也有两个学子拿住书靠在花树下诵读,见此,曾荣拉着刘婆婆退回到自己的小屋了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