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何婶婶做的饭菜,还有最好的朋友牧让和几个小伙伴,谢不敏神采飞扬,恨不得叫牧叔再快些。但是没有什么事是绝对好的,谢府虽好,也有小不敏惧怕的人,比如那个闵夫人的侄女,和自己一般年纪,让自己叫她大姑姑就算了,还总是欺负以他为首的下人孩子们。
不敏看着以手托腮,满脸郁闷的小主母,觉得两相比较,晏小姐果然是不得了的女子,大概这样的淑女,才配得上公子。那个同样是主人家亲戚的闵小姐简直太出格了。
若是小不敏知道他家小主母晏小姐的光辉往事,大概不会这样说了。但他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了,因为这时的晏小姐,看着这个京城的魏巍气度,想起了很多。
刚才谢谢关于家里的介绍,她其实听得很认真。如今她是以谢家儿媳的身份上门,自然不能让谢谢难堪,婆婆交代过的礼数,还要自己要做的事情,一一在心间过了一遍。不管怎样,小晏晏心里认为谢谢来吴郡时做得很好,自己顶着未婚妻的名头上京都,始终要做的。就当是朋友之间的投桃报李,毕竟谢谢是自己的小弟与哥哥般的人。
如今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在眼前,身边的年轻男人,是她唯一的依靠。说到底,晏晏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。婆婆说她虽然是乡野的小家女子,但不能让人看轻,这点晏晏是赞同的。
无论来的时候路上如何放松,临门的小晏晏免不了紧张起来,所幸,他就在身边,一直在。
作者有话要说: 昨日和朋友手谈,三局两负,看来很多事不去做就会生疏。包括昨夜写的中秋词也没感觉,所以我说,满腹牢骚,终究是不合时宜的。慢慢写吧。
☆、阿母为汝求
谢宅并不怎么起眼,哪怕它是前朝某个尚书的旧宅修葺后重建的。整个长安都城都被扩建后,好像渭水的流向都人为地改变过一小截,就连皇宫的选址都不一样,由原来的渭水畔迁到长安更南。
作为炎朝太史,谢长吉每日都要早起去上朝,哪怕朝堂没有他什么事,记言是两个内史手下的两个史官掌管。那两个内史做完朝录,要交给他检阅保管,所以谢太史每逢大朝都要去,最近北方胡人不太平,大朝会更是由五日一次改为三日一次。
早起的谢太史在夫人下人的服侍下穿上黑色的朝服,只来得及喝了半碗稀粥,便匆匆上马车往兴乐宫中的大明宫殿赶去,大明宫向来是早朝之所。其实大明宫离谢府不远,但作为形式上的记言官员主事者,谢太史必须早早到宫内大殿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