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幕内。()
迟暮的帝王躺在床上,他的眼神不再清澈,他的精神逐渐低迷,他的心跳与呼吸慢慢减弱。但他的意识仍旧清醒着,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倒计时。
?想看时槐序的《大汉第一太子》吗?请记住[]的域名[()]?『来[]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』()
他艰难地伸出手,被床旁守候的太子一把握住:“父皇。”
“札记,手……手稿……”
帝王声音微弱,细如蚊蝇。只是简单的几个字,却好似用尽了他浑身的力气。
太子强忍着心头悲痛,认真道:“父皇放心。你的札记儿L臣好生收着,你的手稿儿L臣妥善保管。你的嘱咐儿L臣都记着,询儿L也记着。
“我们会继承你的意志,将格物司与骊山工坊发扬壮大,让它们永远置身于政权之外,不会陷于任何党争。
“我们也会保护你的理念,传承你的思想,永远记得民贵君轻,记得权利与责任并行,记得身为君主,当以江山社稷,天下黎民为己任。
“父皇,你放心,你说过的话,交待的事,儿L臣记得,询儿L也记得。”
太子拉过身旁青涩的少年,少年郑重点头:“大父教诲,询儿L不敢忘,亦会好好教导给后世子孙。”
帝王嘴角扯动着,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别……别哭,不要为朕悲伤,朕……朕这一生付出许多,也得到许多,无怨无憾。
“人终有一死,跨过这道坎,或许……或许朕只是去往了另一个世界。一个比大汉更美好、更自由的世界。朕好像……好像看到它了。”
帝王双眼开始失焦,他微笑着,缓缓闭上眼睛,彻底结束了这辉煌而璀璨的一生。
银幕外,灯光亮起。
电影终了。但满座的观众没有立刻离开,他们还沉浸在这段恢弘的历史当中,沉浸在最后帝王驾崩的悲伤当中,不少人甚至掩面低声抽泣。
“呜呜呜,永宁帝,他真的,我哭死。不行,我要发好评,我要吹爆这个电影。从此刻开始,我就是片方的自来水。”
“加我一个。真的太惊喜了。永宁帝这样的旷世伟人,影视圈一直没放弃薅他的羊毛,关于他的影视作品不少。
“但这篇我敢说是我看过最棒的诚意之作,无论人物刻画,还是历史还原,每一处都遵循史料,细节把控相当到位。尤其最后!”
“对,尤其最后这段,永宁帝到死都还念着他的格物司,他的骊山工坊。害怕他死后,科研会随他而去,更害怕他的思想,他的理念,他留下的火种就此湮灭。”
有人不理解:“你们别太入戏行吗,这只是戏剧改编。编剧加的煽情片段而已。”
“呸,别不懂装懂。编剧设置这个片段是有依据的。你不知道去年出土了汉宣帝刘询的随笔札记吗?”
“刘据晚年病重,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已经不能再主理朝政,也无法再继续科研了。他把朝事交给了刘进,然后自己闭门开始写书。”
“他说他脑子里还有很多东西,他已经来不及传授,
() 来不及制作了。但这些东西,这些知识需要保存下来,以待后人钻研。所以那段时间他只要清醒着就一直在写。
“后来他身体越来越差,已经拿不动笔了,就让刘询代笔,他来口述。他就这样坚持着,一直坚持到临死前一刻。
“刘询在手札中提到,当时大父似有所感,停顿了叙述,将子孙群臣都召集至床旁一一交待。每一句交待几乎都环绕着科研与民政。
“而他最后说的一句话也确实是让众人不要太悲伤,说他或许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,说他看到了那个世界。大概是死前幻象。”
有人惊讶:“卧槽,居然真有这一段?不是编剧故意煽情?”
“煽个屁。网上还能搜到一部分汉宣帝手札的白话译文,完整手稿现存国家博物馆。国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把每一页都扫描上传了,可以下载。你们自己去看!”
“呜呜呜,居然是真的,他竟然最后一刻都在为大汉的科研事业,为大汉的百姓民生努力。更好哭了怎么办。”
“走吧,保洁阿姨来打扫了。这个影厅十分钟后还要放映下一场呢。我们该走了。”
人群陆陆续续起身,带着复杂的,相同而又不同的心情离开。没有人注意到,角落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最后一个站起来,缀在人群身后,神色怔怔。
出了影厅,左转不远处就是商场西门。刚出旋转门,一股热浪扑面而来。六月底的天气,骄阳似火,炙烤大地。
少年微微蹙眉,看了眼手机时间,见还早,干脆又退回商场,找了家冷饮店,点了杯冰饮甜品,坐在临窗的位置,吹着空调,隔着落地玻璃观望外面的场景。
各大店铺鳞次栉比,街上车水马龙。人们穿衣自由,言谈自由,随处可见嬉笑打闹的人群,以及欢快嬉戏的孩童。
他确实见到了这个世界,不是在脑海里,不是在梦里,更不是死前的迷离幻象,而是真真切切在他的身边,在他生活的每一处。
叮咚。
手机屏幕亮起,是某软件的消息推送。
刷脸解锁打开,就看到各大论坛与社交平台飘红的火爆词条。每一项都夹杂着“永宁帝”“刘据”等字眼。
刚刚的电影爆了。
1楼:我跟你们说,这部电影今年夏天必看。良心制作。不是我吹,是真良心。服化道优良,演员演技精湛,全是实力派,最重要是剧情设置切合史实,却又设计得很有戏剧性。
2楼:那是当然,这部剧请了我们学校好几位历史学教授,每个教授还带了好几位学长学姐,全程顾问跟组指导。有不符合的地方,当场就指出整改。不会全部按照历史,但基本大剧情都会依据史实。
3楼:卧槽,楼上北大的?牛批啊。
7楼:我就说怎么这么切合史实呢。果然还是要顾问跟组,那些宣传请了谁谁谁做顾问的,没全程跟组,说个屁啊。稍微问顾问几个问题,转个身,其他填充剧情写成什么样,顾问都不知道。
9楼:有
些东西魔改就算了,居然还魔改永宁帝人设,我也是醉了。
10楼:楼上,我知道你说啥,去年的《永宁大帝》对不对,忒妈居然还取名叫永宁大帝,我真想啐他一口。
17楼:握手,我可太懂了,当初看的差点没气死我。其他就不说了,居然搞个剧情,阴阳怪气说刘闳是刘据害死的。
20楼:我记得,当初网上骂出翔了。说刘闳是刘据害死也就算了。关键是还说是刘闳因救驾之功,深受刘彻喜爱,隐隐超过了刘据这个太子。所以刘据为了杜绝隐患弄死他,将一切扼杀在摇篮里。
27楼:我永宁帝海纳百川,怎么可能因为这点事出手害人?更何况救驾怎么了,他再救驾,刘据还是刘彻的心尖尖。而且卫霍掌军权,刘据自己功绩斐然,群臣信服,民心所向。刘闳光一个救驾之功能干什么?
30楼:还不都是因为刘闳死得蹊跷,史料对这段记载只言片语,十分模糊,才导致大家揣测纷纭。
40楼:当时刘陵儿L子赵繁勾结匈奴细作想要刺杀刘据,但失败了。这事刚发生,刘闳就“突然恶疾”,没多久“暴毙”。时间点很微妙。
所以即便外界揣测纷纭,历史学术界主流认定,刘闳是牵扯进了谋杀刘据的案件,被刘彻弄死的。
不然就凭他是除刘据外最受帝王宠爱的皇子,前不久还有救驾之功,如果真是“突发恶疾”,刘彻怎么可能不送他回未央宫医治,仍旧留在上林苑。甚至没有广召太医署侍医的半点蛛丝马迹。
另外刘闳死后,刘彻不见悲伤,还高高兴兴跟刘据去跑马。史料记载虽然没明说,但还是可以推测出些东西的。譬如,元狩六年,六月初九,刘闳暴毙。
然后帝王起居注记载,元狩六年,六月十一,帝与太子上林苑逐猎,父子合作狩猎一虎,帝大喜,当晚与太子用膳,狂饮数杯。
你觉得这像是失去了一个还算疼爱的亲儿L子的表现吗?你觉得这表现至于让永宁帝出手弄死对方吗?这魔改,简直搞笑好吗。
42楼:确实特别搞笑。今天这部《永宁传》的剧情更符合逻辑。导演编剧就是用的主流设定。刘闳牵扯进了谋杀太子案,所以才会被刘彻一波清算掉。
50楼: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。现在怀疑这个推测的,大多是觉得当时刘闳才六岁,没有这么深的心思,也用不着这么早动手。
但我想说,古代帝王家孩子成长历程本来就不一样,心思深的一大堆。尤其刘闳根据记载,真的多智近妖。不能以一般孩子来看待。
64楼:正解。不过说到多智近妖,我觉得刘家的基因真是很迷。刘彻之前,包括刘彻都没出过这么牛批的天才。刘进之后包括刘进也再没有。
偏偏在这一代,出了个永宁帝,又出了个刘闳。刘彻真的是好命!
69楼:刘彻好命+1。不但有个惊才绝艳的好大儿L,还手握卫霍两个帝国奇才。想想古往今来多少帝王,谁有他这个运气。
人家都是抽一张SR
卡都难,他一抽两张SSR,再来一个屌破天的王炸。这王炸还是亲儿L子。怎一个牛批了得。
70楼:楼上,你是不是忘了算霍光,卫不疑跟霍嬗?卫不疑挑了身毒;霍嬗踩了倭国。
71楼:哈哈哈。我觉得楼上没算是因为这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永宁朝,不在武帝朝吧。
不过说到这个,也挺搞笑的。永宁帝算是很好说话的君主了。对大汉态度不错的,他都礼待着,并不主张搞侵略。可谁让这俩没眼色呢。
前者看不清局势,夜郎自大,觉得隔着重山,大汉没法拿他们怎么样。当时大汉商贸繁荣,尤其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,导致南来北往,东跑西奔,在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商贾很多。
其他国家都友好通商。就身毒,估计没亲眼见识过大汉的强大。见商团财物多,就起了贼心。数次杀害大汉商团,抢夺财物。
后者前来朝贺的时候,见大汉礼待有加,便自觉高人一等,居然对大汉平民出手,还说不过一些贱民云云。
以永宁帝护短的性子,这种作风,不平你们平谁?卫不疑霍嬗爽歪歪,难得有战事啊,终于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了。
于是一个把身毒变成大汉后花园,一个在倭国肆意挖银矿,挖得乐不思蜀。
76楼:我知道。永宁帝的起居录里有。永宁帝下发七次圣旨让霍嬗回朝。霍嬗回复七次:再等等,再等等。
永宁帝气得呦,霍嬗回来后,直接关门放霍去病,让霍去病揪着霍嬗胖揍了一顿。永宁帝搁旁边看戏,还不忘拍手叫好,添油加醋,说什么孩子不听话就得揍。揍揍就好了。
79楼:哈哈哈。这亏得是永宁帝,只是揍一顿。要是赵构,指定以为霍嬗拥兵自重,打算在倭国自立为王了。
82楼:讲道理。霍嬗是忠君之将,怎么可能拥兵自重,自立为王。他人虽然没回来,但银子没少送回来啊。更何况霍光跟霍去病还在大汉呢。记住,霍去病只是退了,不是死了。
83楼:所以说,霍嬗这顿打挨得有点冤。人家送了好多银子回来呢。
最无语的是,永宁帝一边跳脚说孩子不听话就得揍,一边自己双标。刘询闯祸,刘进要揍的时候,他死命护着,麻溜带着刘询跑上林苑躲出去。刘进气得在东宫摔盘子。
85楼:要不怎么说隔辈亲呢。一毛一样的。当年刘据要揍刘进,刘彻不也护着,一样带着往上林苑跑?哈哈哈,所以说这叫什么,风水轮流转。
87楼:我觉得汉朝也是真神奇,正经史书记载不多,但各种起居注札记一大堆。上至刘询,下至霍嬗,都特别热衷写日记。
89楼:还不是永宁帝带的好头。永宁帝是没自己写日记,但他让史官写啊。帝王起居录这种文体形式就是他搞出来的。
搞出来最初是为了做什么呢,是为了记录他跟刘彻腻歪歪肉麻麻的父子情。你品,你细品。这像是一个宏伟大帝干出来的事吗。
97楼:刘询早年不是
帝王,霍嬗更不是,这俩没得起居录怎么办呢,只能自己写。刘询写老刘家二三事。霍嬗写我阿父与帝王的冤种兄弟情。哈哈哈。简直绝绝子。
101楼:多亏了这些起居录和札记,让我们多了好多可供考古的历史资料,也让我们发现了永宁帝可爱孩子气的一面。
尤其他和霍去病,谁能想到一个千古帝王,一个盖世英雄,私底下竟然那么逗趣,一对互坑互损互怼的表兄弟。真冤种兄弟。
103楼:话说回来。64楼说刘家基因很迷。其实我觉得卫家跟霍家的基因更迷。卫家最初一门仆婢下人,出了个皇后不说,还出了俩军事天才,帝国王牌。
甚至卫不疑虽比不得卫青与霍去病,却也继承了大半天赋。这基因真优良。
霍家也是。霍仲孺何德何能,自己与祖上名不见经传,却能生出霍去病这样的奇才。霍嬗也继承了乃父之风,还有个霍光。
霍光后来可是朝政大权一把抓,还多次代帝王理事批奏折呢。
这情景也只有永宁朝能发生,换个朝代帝王,怕是会担心霍光分分钟篡位。永宁帝是真心大,权柄放那么宽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