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73 章 第173章(1 / 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173章第173章

乌玟县,县中小院内。

“先生,我让他们确认了三回,很肯定黛女在天池小县分兵后,跟在她身侧的除了与她同行水路的,唯有行陆路的一批玄骁骑。两队人马合计依旧是两百人,并无新增。”

“且无论在最初的天池,还是上个津口的白明,亦是如今的乌玟,黛女停留的时间都不算短。每回新至城镇,她在食肆和杂货铺等多有停留,极少空手而归。”

简陋的院中,谛听站在一棵桂花树下,手里拿着一簇灿烂如烟火的金桂。

听信徒汇报时,男人白皙修长的手指拂过金桂丛,随意摘出其中一朵,却不是拿着细细观赏或闻嗅,他只淡淡地瞧了眼,就毫不怜惜地丢在地上,“她新至城镇后,是否有和先前分开队伍汇合?”

“有的。”信徒回答,“水路行得快些,黛女先一步抵达城镇后,必定与大部队碰头后再重新启程。”

谛听突然问:“她中途应该换过船吧。”

信徒脱口而出,“您如何知晓?”

谛听只是轻笑了声。

因为载货而行,船主不可能不在乎时间。她如此悠哉,就算许以银钱,也不见得所有船主都能接受。

不过这些他懒得和旁人解释。

“她能换船就好。机会只在江河上,你让人安排小舟。”谛听再次摘下一朵桂花,只是这次他没往地上扔,而是在手中以指腹碾出花汁,“此事需抓紧,务必在可能出现的援兵赶到前办妥。”

*

黛黎在乌玟县的传舍落脚,相当悠闲地歇过两日后,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陆行部队。

和上回一样,两方人马汇合后,该交接的交接,该汇报的汇报,一切按部就班。

白剑屏从外面回来,“主母,我去津口问过,有两艘楼船都表示可以载我们一程。其中一艘空间大些,但比较旧;另一艘要小一些,不过胜在新。您看您意属哪一艘,还是说干脆两艘都要了,到时把三小队中的两支合并成一队。”

他们水上的人马分了三队。而从天池来乌玟的这一路,因着船家赶时间的缘故,一共换过两次船。

换句话说,如今只有一艘楼船和其上人员是原封不动的随他们从最初行到如今。

黛黎的指尖迅速在案上轻点了几下,“要大船,小的就不用了。到时你让宋阿三他们那一队过来和我们一同乘大船,至于张丹臣他们,则继续乘最初的船,不必换了。”

她口中的“宋阿三”、“张丹臣”,都是白剑屏麾下的副官。

白剑屏颔首,“两队并作一队,您身旁的人多些,这样也好。”

黛黎:“你和船主约了何时启程?”

白剑屏说明日的辰正。

黛黎又问他,“大船上是否有备就生用的小舟?若是没有,最好备上一俩艘。我无意中听闻这一段水道曾有水匪出没,虽后面再仔细打听,那已是十多年前之事,但总归有备无患。”

泛起了木光,也不知晓用了多少个年头。

说来也奇怪,箱子竟不是全然密封的,盖子的那一面开了几个鸡卵大小的圆孔,不过里面似乎蒙了一层布,灰蒙蒙的,叫人看不清其内之物。

可能是一些需要安放在阴凉且透气处的果蔬吧。宋阿三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。

楼船高三层,黛黎一行将整个第三层和第二层的一半都占了去。

待所有人上船,板桥收回,这艘为乌玟津口一众艄公和商贾瞩目的大楼船缓缓离岸。

时间慢慢流过,天上的金乌逐渐西斜,来到了夕食时分。

白剑屏按往常一样让自家的火头军去借庖房,结果士兵回来却说:“白屯长,他们为我们准备了晚膳。”

“怎的回事?先前不是和周船主说好咱们自己备晚膳吗?”白剑屏皱了眉。

士兵挠头,“是说好的。但可能船商见钱眼开,因此大献殷勤。”

这种情况非独例,最初他们包船时也是这样的,分明已说过自行备菜,但船商还是送一些小吃,亦或饭后水果来。

白剑屏:“回绝了,通通不需要。”

膳食安排好,白剑屏以为今日无事了,结果准备用膳时,二公子走了进来。都尉他往常都是和主母一同就餐的,难道发生了什么事?

白剑屏这边心里疑惑,那边的秦宴州开门见山,“白屯长,镖师队伍里有个嘴边长黑毛痣的,我刚刚看见他鬼鬼祟祟地进了一层的一个房间。”

当然,这话是假的。

但白剑屏不知晓,他抽了一口气,“居然招了些手脚不干净的进来?”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