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44 章 · 第 144 章(1 / 2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144章·第144章

顾闲最近一边读书一边干活,忙得昏天暗地。正好有王世贞的乐子看,便自告奋勇要帮王世贞去给归有光送信。

王世贞道:“信又不是写给他的。”这事儿是有朋友转告给他的,所以他回信当然也是回给这个转述此事的朋友。

顾闲啧了一声,只觉文化人就是好面子,吵架都不当面吵,还要靠别人转达。

他给王世贞讲起这种做法不可取,鬼知道传话的人会不会添油加醋!万一在这个环节产生了什么误会,两人多年的情谊都没咯!

王世贞听着这话觉得有点耳熟,仔细一琢磨,这不是顾闲这小子最常干的事吗?话经过他的嘴巴,那绝对是得添个十斤油加个八斤醋的!

王世贞道:“你倒是会以己度人。”

顾闲不服:“我才不是这种人。”

王世贞道:“也行,我给熙甫写封信,你拿着去拜访他吧。他的应试文章写得不错,你可以跟他学习学习。”

熙甫是归有光的字,他们以文学交友的时候经常会以字相称,王世贞兄弟俩的大美小美便是这样喊出来的,在外人面前倒是会喊别号。

王世贞有点生气归有光说自己是“妄庸巨子”,但转念想到自己在前些年出版的《艺苑卮言》里头也批评过归有光,便决定……算了,扯平了!

正好最近看烦了顾闲这小子,把他撵出去玩耍至少可以清静大半天。

顾闲狐疑地看向王世贞,说道:“他都骂你了,你跟他还是朋友?”

王世贞道:“些许理念上的不合而已,有什么不能做朋友的。”

他很淡定地把自己写书时也骂了归有光的事讲给顾闲听。

他表示归有光的文章“如秋潦在地,有时汪洋,不则一泻而已”。

意思是归有光写的东西像是秋天地面的积水,下的时候宛如汪洋大海,下完定睛一瞧,地上也就一泡尿那么点。

顾闲:?????

好好好,让我去找你仇家玩是吧。

王世贞道:“听说他拿到的新任命不太好,正愁闷着呢,你去了说话别太气人。”

顾闲听得啧啧称奇。

明朝读书人脾气还怪好的嘞,写书时隔空互骂得那么狠,见了面还是好朋友。

顾闲好奇地问:“他得了个什么新任命?”

王世贞道:“顺德府通判,管马政的。”

通判虽是府官,但只是副手,而且职务范围在明中后期愈发紧缩,目前只剩下马政可管。

从实权知县变成有名无实的通判,归有光对此自然很是愤懑,连上好几道折子表示要致仕,但都被压了下来。

可想而知,现在归有光心情肯定不好。

顾闲认真听完王世贞的话,总算整明白了。

是你,大明弼马温!

你这么一说,事情可就串起来了。

据传归有光考了九次会试,才终

十年,接下来兴许还是他们的天下,归有光就深深地为大明文坛的未来感到担忧。

所以哪怕跟王世贞有那么一点私交,归有光还是照样开骂。

听说是王世贞的学生来了,归有光倒是有了那么一点兴趣。他本就十分好客,家中最穷的时候都热衷于招待路过的读书人。

归有光官太小,所以入京述职没有邸舍可以住,只能借住在佛寺里。好在京师遍地都是佛寺,想找地方住还是挺轻松的。

顾闲本就在客院门口探头探脑,听归有光说让他入内见面,他便高高兴兴地进去了。

这个佛寺他还没来过,他把王世贞的来信转交给归有光后便自发地给自己倒了杯茶,想尝尝这边的茶水好不好喝。

等他砸吧两下嘴感受完茶的余味,就见归有光已经把信放下了。

顾闲立刻放下茶杯,好奇地问:“您看完了?要给老师回信吗?”

归有光点着头道:“当然要回。”他身边有仆僮负责烹茶研墨,听归有光说要回信,笔墨纸砚便摆了出来。

归有光提笔给王世贞回话,整封回信的中心思想是这样的:惟妄,故庸,未有妄而不庸者也!

顾闲凑过去看归有光写信,发现归有光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,下笔却还是稳得很,字写得畅丽自然,别有风骨。再一看内容……

你王世贞说你只妄不庸,我觉得世上就没有妄而不庸的!

顾闲看得津津有味。

看来无论什么时候,学术交流都是这个味!

寸土必争,寸步不让!

难怪要靠中间人传话,当面吵架的话多不体面!

归有光写完回信,转头瞧见顾闲那副兴致盎然的模样,顿时有些沉默。

怎么感觉王世贞收的这个学生有点……怪?

这是看到自己老师挨骂该有的反应吗?

顾闲接收到归有光惊异的目光,麻溜问道:“您写完了吗?写得真好!要不要给《新风》投稿?”

归有光:?????

顾闲说完了,又开始编排起王世贞来:“唉,终审得过我老师那关,他那么小气应该不会给你过审!太坏了!”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