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有光知道王世贞为什么把学生撵来找他了,估计是整日跟这学生待在一起会被气死。
“《新风》倒是不错。”归有光道,“我近来把每一期都看了,内容很丰富。”
都不像是王世贞弄出来的。
归有光没把这句话说出口,成年人么,文字骂得再脏,当面还是要维持体面的。
当着别人学生面说人家坏话这种事,归有光暂时还做不出来。
顾闲卖力怂恿:“您这么喜欢,可一定要记得投稿。”他还给了归有光第二个选择,“如果您不想稿子过我老师的手,也可以给《小说月刊》投稿,您还记得吴承恩吗?此前他还给您当过县丞来着,他的《西游记》现在特别受欢迎,已经风靡全江南!”
归有光无奈地说道:
“我不会写小说。”
顾闲道:“您的文章写得十分动人,许多人都很喜欢。我都能背出好几篇!”
归有光哈哈一笑,倒是收下了顾闲的夸赞。
他也曾经无奈地在文章里自嘲过,说是赶考路上遇到几个福建举子,互通姓名后对方对他十分推崇,说自己刚习举业时就背诵过他的文章,表示还以为他已经作古了。
他这一辈子,也就手头这支笔还拿得出手。
顾闲倒不是凭空吹嘘,他还真读过归有光的文集,有些是从前借阅的,有些是在王世贞家读的。
归有光的文章平实质朴,其中最有名的没写什么大主题,而是写身边的人——写他的母亲、他的妻子、他的侍妾等等。
像王宜玉读过的《先妣事略》就是记录他母亲的。
《项脊轩志》则写他的母亲、祖母、乳母以及第一任妻子。
这两篇都是许多文学大家十分推崇、国文课上经常拿出来讲的。
顾闲记得还有一篇《世美堂后记》,讲的是归有光的第二任妻子。
他的第二任妻子姓王,是嘉兴人,家中有座世美堂,环境十分清幽。
当时王家后人家道中落要卖掉世美堂,归有光正借住在里头,见妻子颇为伤怀,便借了巨额贷款分期六年买下了那座宅子,在世美堂中度过了将近三十年的时光。
在《世美堂后记》的描述中,归有光的第二任妻子非常厉害。
具体体现在他买到不好的地妻子也不恼,只一味地安排人去开荒。
后来无论是家里姐妹日子过不下去来投奔他,又或者是认识的不认识的读书人过来借住,妻子全都招待得妥妥当当。
这么忙碌的同时,妻子还熟知他的喜好,费心为他买来了近千卷藏书!
总而言之,他的第二任妻子是那种与他志气相投的贤妻,读过许多书,还极其擅长操持家业。
只不过一个人又要张罗着还贷,又要安排人手开荒种地,又要主持中馈,又得生儿育女,丈夫还是个不管事的(余于家事,未尝訾省,吾妻终亦不以有无告),操劳成这样显然是活不长的。
所以归有光这位姓王的贤妻只活到三十几岁人就没了,只堪堪比手植枇杷树的第一任妻子多活了十来岁。
这文章顾闲是和王宜玉凑一起读的,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:太为别人着想的人可能活不长!
多具有警示意义的文章!
值得刊出!
顾闲把自己的读后感囫囵着给归有光讲了。
讲完以后归有光脸就黑了。
很快地,顾闲揣着归有光的回信回到国子监,跟王世贞说起归有光好端端的突然赶人的事。
每次都是聊得好好的,忽然就不聊了,你们大人好奇怪啊!
王世贞:?
王世贞学聪明了,先问顾闲都跟归有光聊了什么。
顾闲便把他和王宜玉对《世美堂后记》的看法讲给王世贞听。
王世贞:“………”
人家怀念亡妻的文章被你说成具有警示意义,归有光能继续跟你聊才怪!
很好,我仇报完了。
〓作者有话说〓
王世贞:骂我?等我放出我学生祸害你……
*
今天更新长长的!!
*
注:
①王世贞点评归有光的话:“归熙甫如秋潦在地,有时汪洋,不则一泻而已”
文里的翻译是瞎翻的,原话没这么气人,你们自己理解一下(bushi
②吴承恩和归有光的关系:归有光文集里确实有写给吴县丞的信
③《世美堂后记》的内容:参考《世美堂后记》
其中一段大意就是:“我借贷买下我老婆娘家环境清幽的大房子,房贷还了六年,在当地买的地全是荒地,老婆从来不跟我说这些困难,只一味派人去开荒。我从来不管家里的财务问题,还要接济我的姐妹,招待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白吃白住……我老婆全都默默接受,还给我买了好多书!”
这么好的老婆到底上哪找[眼镜]
第145章·第145章xhwx6\.c\om(xh/wx/6.看)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